108課綱無法落實的幻想:加深加廣「選修」

108課綱在課程規劃面上,碰到不少理念、制度與實務無法搭配的問題,雖然大部分是教學現場反動、不願意改革,但少數確屬制度過度理想,實務無法落實。

108課綱打出「三分之一為選修課程」的口號,但身在校園內的高中生,恐怕無法體會。高中入學暑輔聽完新課綱說明後,對課綱規劃產生不少疑問,於是寄信到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民意信箱詢問。2019 年 8 月 28 日收到國教署回函,提到:

您於 108 年 8 月 9 日致本署民意信箱信件,針對國立虎尾高級中學規劃開設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之疑義,回復如下:
一、……經查,國立虎尾高級中學加深加廣課程規劃方式,係學生依升學進路選修相關課程後,由學校依選課結果,將選修同類課程之學生安排為相同班群……。

王世堅議員發現,「南北菜蟲一起串聯」,筆者則是發現,虎尾高中與國教署「一起串聯」。「加深加廣課程安排方式,是學生依升學進路選修相關課程後,由學校依選課結果,將選修同類課程之學生安排為相同班群」,那麼,如果一位學生的升學進路,想要到大學選擇地理系雙主修生物機電工程,選了「地理資訊系統」、「機器人專題」、「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」(在虎尾高中分別屬於 A, B, C 班群),不知道這位學生會被安排為哪一班群?

8 月 9 日寫了這封信,後來被虎尾高中「傳喚」到校「關懷」,因為信中是針對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,詢問國教署,但該署根本無法解決,只好把問題解釋成是針對虎尾高中的疑義,丟給虎尾高中處理。

很明顯地,規劃課程者號稱提升選修彈性,但是學校實務上對於加深加廣選修,多仍採取「套餐式選課」。例如:虎尾高中在109學年度(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首次遇到加深加廣選修),是採取「選班群->安排課程」的做法,若學生甲選擇 A 班群(文法商班群),其課表的加深加廣選修就是選修歷史、選修地理、選修公民、社會探究…而不會有「細胞與遺傳」、「力學一」等等生物、物理的選修課程。

這不是虎尾高中的問題,而是每位學生若真的能自由選擇加深加廣選修,各校教學組排課根本無法處理。因此,108 課綱宣傳口號強調比起舊課綱,「三分之一為選修課程」、「學生更能適性發展」等等,根本是說謊。照實務上「套餐式選課」的做法,「選班群->安排課程」跟以前「選類組->安排課程」,根本一模一樣。

對於 108 課綱新制較重視的學校,或許會開到 5 個班群(比如北市建國中學有不用修物理,但要修化學、生物的班群,可能是全國僅有),但筆者上大學後也有聽過只開 2 個班群(社會組班群、自然組班群),或是像筆者所就讀的虎尾高中這樣,開設ABC三個班群,直接對應以前的123類組,換湯不換藥。

政策規劃者須思考,實務面就是有排課的困難,理想中的加深加廣選修如何落實?如果無法落實,是不是要修改課綱相關制度,別再自欺欺人?